页面

2007年11月25日星期日

  (今天早上写点有关于谦虚的想法时,被文中出现的“标准”和“能力”关系搞得晕头转向。晚上吃完饭小睡的时候想起来可以用图形来表示,以标准为刻度的容器盛放代表能力值的液体不就一目了然了吗!而且通过图形还可以轻易发现更多有趣的心理现象)

  每个人在每一个领域的能力不尽相同,都有不同的判断能力大小的标准。判断强弱 需要一个指标——这里就叫做“能力阈值”吧——高于该阈值时,判断结果为“强”。当一方(甲)并不了解对方(乙)时,往往使用对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对方 (乙)的能力。如果此时乙的能力阈值高于自己的能力,乙的能力也高于甲的能力阈值时,就可能会出现甲对乙的评价很高而乙却不以为然的情况(晕没?)。于是 面对着甲的夸奖,乙说“这没什么的啊”,甲可能来一句“你真谦虚!”。所以此处谦虚做为一种评价,它只体现了双方之间能力阈值和能力互比结果。

  类似可以得知“虚心”就是阈值高于能力的体现。阈值高于能力则可以诞生求知欲等渴望提高能力的欲望(并不是唯一途径)。

  记得小时候老师家长教导我们要谦虚,虚心,其实领会不到这么深的,当然也不会因此提高自己的指标,产生求知欲。正好相反,由于我的兴趣驱使读过较多的书,自认为知道的还不少,那个什么阈值早就淹没在能力的化骨水里,死翘翘了。但是尽管没有虚心的指引,我在童年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,这要记兴趣的功劳。

  真正产生求知欲是在初中,对电脑知识的渴求。回想当时几近疯狂的举动,如果不 是求知欲的驱动还能是什么:初中开阅读课,课前十分钟我必撒腿直奔阅览室,为的是抢到《电脑报》,硬着头皮读完整张报纸,并且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。那时开 阅读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,读书笔记必须得做,班主任负责抽查。记得王班主任翻开我的笔记本,整本的电脑技巧和网址、网络语言惹眼地摊在眼前,使她激动 的当天就打电话给我妈反映情况……

  有些扯远了,来看张图解: